单行道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028|回复: 0

【JM】《阡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14 16:36: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阡陌
作者: JM
阡陌
堵塞在一个格子里。你无法逃脱功和利的禁锢。
在很小的时候曾经被爸爸抓住,拖拉着去拜师学书法和绘画。我忐忑地穿过石板铺就的小径,
拐过弯弯曲曲的巷道,跨过锅碗瓢盆搭就的壁垒,在阳光阴暗的角落看见了我的老师,他驼
着背佝偻着身子,在尘烟弥漫的小道上生蜂窝煤。爸爸叫我叫他老师,我不叫,那时候很年
少气盛。他笑笑,用瘦长而黑的手拍拍我的头,收下了我这个徒弟。
在进门的一个刹那,我惊诧于艺术在凡俗和简单中的雍容。
很小的时候,我就这样,在光线黯淡的小房间里,就着老师阴雨发霉的家具,看他滞缓地说
讲比划,旁边是他泡的酽酽的茶,香气扑鼻,外面是人走动说笑的嘈杂声音。而不久,我的
手下也开始了颜体的臃肿柳体的窈窕。
小的时候有很多自然的叛逆性,我是一个喜欢把所有想法都迸裂出来的孩子,扔了书和老师
面红耳赤地吵架争辩是很正常的事情。老师佝偻着腰,一只手撑着桌子,微笑着看我,很小
声地说话,空气中酝酿着安祥的因子,而我终于埋伏起跳跃的姿势,按捺着好动的手,在他
面前刷一些不堪入目的字迹和线条。
现在忘记了很多的章法,笔下多了不少狗爬似的间架横竖。电脑上手以后,更是很少写字,
有什么东西都交给电脑去记录。给家人和朋友的字更是少了,除了每年很少几天的节日生日
贺卡。
可是老师一字一句的交代还是栩栩如生地记得,那些字句在多年以后,从记忆里迸出来,携
带着煤烟和潮湿的气味,充斥在我的大脑里,让我为人为事时时刻刻牢记章法。
在阡陌纵横的记忆沟壑里,老师站着,渺小着,用一种微乎其微的不张扬的姿势,让幼小的
我知道笔端勾勒下面灿烂眩目的美丽。他不说话不与我争执,但是眉目手足间让我瞻仰了大
家的风范。
上初中的时候,有位教几何的老师,姓高,不起眼的女教师,从外乡调过来,住在低矮的教
师宿舍里面,每天笑眯眯地来上课,嘶哑地讲课。中午和我们一样打饭,挤在一堆的学生们
中间,把手高高地扬起,去争转瞬就没有的排骨。她很瘦,但是如她的名字,她很高,走在
校园里,长长的很飘逸的样子。
我的几何很好,但是从来都没有和她有过什么样子的深层接触,打饭时还张弛了胳膊,把饭
盆深入到人群的最前沿。她就在我的身边,身子俯在我的一侧,手伸出老远,很无助的姿势。
平时也不去她那里坐,知道她分了一个小小的房间,衣服裤子白天都晒外面,晚上再收回来,
老师同学大队人马从宿舍边上穿流而过,看惯了她铁丝上挂着的红红绿绿和窗台上的晒着的
萝卜干,老师便走下了神坛,坠落在和我们抢排骨的队伍里。
快毕业的时候按照惯例把留言册塞给她,下课时她就象抱作业本一样扛着大大小小五颜六色
的册子就回去了,第二天来上课,不动声色地发下来,几乎每人桌上一本,我的簿子就摊在
桌上,翻开来,是长长的两页纸,很精细流畅的文字,段落堆砌严密思想一气呵成,谈分离
和她的感伤。我呆了很久,坐在凳子上,看她满身粉笔灰地在上面吃力地讲课,心里熨过纸
张上少见的好文章,突然感动。
拿了其他同学的留言来抄,都很精美,长短不一,文字独特顺畅,象千军万马杂乱音节中素
裹的一员小将,抱了素色的琵琶,在锣鼓铿锵的舞台边上冲将出来,在马上奏春江花月夜。
那时似乎流行席慕容的诗,常用来对比,每一次都击节赞叹老师的文字,竟然翻越出了写文
的巢厩,在空灵的一横一竖中,泄露出大家的典范。而她只是一个和我们抢饭的老师,晒瘦
瘦的萝卜干,教我们枯燥的几何,守阴暗矮小宿舍的平常相貌小女人。
后来对她有了很多的尊敬,再后来也毕业了,转了学。最后一次打饭,是开毕业典礼以后,
人人都在校长的口水中腌制得七七八八,蜂拥着走向食堂。我打好饭,看她还挤在最后,在
人高马大的学生们后面努力地翘着脖子。袖子撸得高高的,我跑过去,把她的饭盆抢过来,
填了我的排骨进去,然后挤了出去,她愣愣地不说话,枯黄的头发在人群中一飘一飘的。我
扒开人群,身上背着书包,里面装着初中的毕业证书和她的一本册子。那里面是她的文字。
多年以后,我曾想,如果她能有机会写想发表的话,她会成为不折不扣的大方之家的,拥簇
在此起彼伏的掌声里,给人们签千篇一律的名字。再不用去抢排骨了吧。而多年以后,闲暇
时读了国内国外所谓的很多大家,淹没在熟稔的唾液里,很少能发现如此空灵自然没有一丝
渣滓的文字。坦然地流淌在河流的腹底,抚摸水样清晰的纹路,在一个霎那从顶端冲刷而下,
落入纸张铺就的深深的潭,自然,圆润,平实。
在好几年前回母校去,看一些师友,听说她结了婚,房子多分了一间,就是把隔壁的宿舍打
通了,做一个小小的客厅。还是教几何代数,据说在教高中,还当班主任。我和几个朋友去
看她,但是她不在,一个络腮胡子的家伙从门里伸出怀疑的头来,说,高出去买菜去了,你
们干嘛?
我们的样子也不象学生,都老老的,穿职业的服装,一队站在门外,隔离在记忆的壕沟上面。
门外已经没有晒熟悉的萝卜干了,我们没有机会进门,等了好久高也没有回来,我宁愿相信
也固执地相信,高幸福着,和她外表粗糙的老公一起,在简简单单的日子里,晒着萝卜干,
吃着粉笔灰,写着不为人知,但是依旧灿烂的文字。
很多的人呀,就掩藏在市井的阡陌里,把自己填塞在平素的色彩里面,躲避了世俗的流矢,
平凡起来,美丽起来。
我是很少听见妈妈唱歌的,从来都以为她对音律没有什么概念,同学朋友来家里唱卡拉OK
时她总忙在厨房里,笑着端一些吃食出来和大家拉家常,她的声音都消耗在和我们大小孩子
和一家人的衣食住行上,琐碎的唠叨和频繁的交代让我从来都以为,妈妈不会唱。
可是有一天回家,炒菜的声音很响,妈妈没有听见我开门,我放下包,就听见了从厨房里传
来的明亮的音色,很老的歌了,属于他们那个激扬的年代的曲调,但是在妈妈宽广的音域里,
青春的炽热仍然扑面而来。我坐在沙发上不出声,静静地听着,感动了好多次。
妈妈穿了布装蜕了奢华,把所有的惊天动地的故事都留在了隔壁悠长的阡陌上,自己独守着
锅碗瓢盆和针针线线,平凡着。
好久没有回老家看看了,离家已经好几年了。打电话回去问起小时候教我书法绘画的那位老
师的情况,爸爸说,早过世了,就在去年的年末,没有来得及过完冬。爸爸提及了老师的全
名,老师的名字是一个并不如雷贯耳但是始终散见于专业领域的名字,爸爸说,在电话那边,
用很轻微的声音说,
“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啊。×××老师才是真正的高人。”
突然间,热泪盈眶。
JM
July 19, 1999


文章回贴
回贴人: BlueFish 时间: 2003-03-04 09:20:25
谢谢,我想到了我的老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单行道-

GMT+8, 2025-5-5 17:4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