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行道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274|回复: 0

[日本电影](五) 血与骨 文/nonsense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16 21: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看得偶......如痴如醉,如痴如醉,如痴如醉。Shock得什么都写不出来了。ZT一下。(某些观点不是很同意,不过作不出反驳。每个人看过之后都有自己独特的感觉。)

  从某种意义上说,《血与骨》属于那类令人费解的作品。虽然你可以轻易读懂这部影片所讲述的故事,但你就是很难参透这个故事所蕴含的意义。很少有影片能将自己的主人公塑造的如此十恶不赦,《血与骨》做到了;更少有影片不去挖掘这诸多恶行的背后根源,《血与骨》也做到了。这极端加上单纯就混合成了本片那奇怪的艺术风格。一方面,逼真的细节不断地挑战观众的承受力,另一方面,一种宿命般的绝望透过整个故事慢慢地渗透出来,压得人喘不过气。

一、 结构:由点到面的分段延伸

  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血与骨》,那就是:“因一个男人暴戾乖张的个性引发许多人悲惨的人生遭遇。”这样的结构在我国影视剧中多用于帝王传,若将它放在普通人家,则显得有些不堪重负了。本片主人公金俊平与我们熟知的那类暴君形象高度吻合,不折不扣地属于欲望扼杀了情感,兽性盖过了人性的冷血动物。导演崔洋一为了挖掘出主人公穷凶极恶的一面可谓费尽心机,影片一半以上的桥段都成为强化这一目的的铺路石。金俊平独特的性格与举止成了《血与骨》大书特书的中心点,而围绕着这个人物身边的配角则无一能逃脱他的掌控。他们各自不同的命运与金俊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且永远地纠缠在一起。

  敏感的影迷一定可以察觉出《血与骨》的开幕和《海上钢琴师》有几分相似,而本片在结尾处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印象。不过,与《海上钢琴师》超凡脱俗的气质迥然相反,本片那冷峻的语调简直可以让你的血液凝固。144分钟的时间不算长,稍微有点耐心的影迷都能坚持下来,可我却在欣赏影片时不止一次的产生就此打住的念头。因为《血与骨》实在是太压抑了,几乎从头至尾都不给你一丝希望,让你感到好像被谁扼住了咽喉,强烈的窒息感始终无法挥去。

  本片的叙事结构很朴素,就是以回忆的方式配以金俊平儿子正雄的旁白,没有前后跳跃的时空转换,而是严格依照时间推进的顺序进行平铺直叙。但本片的细节却异常丰富,所刻画的各色人物也各具神韵。虽然他们的故事属于不折不扣的陪衬,不具有抢夺主线锋芒的力量,然而这部分内容却起到了修饰主线的作用,它让这部略显苦涩的作品看起来不那么难以消受。可以说,正是因为旁支复线的出色表现,让本片所讲述的故事具有了可靠的依托。细节绝对是影片《血与骨》最大的亮点,同时也是它最具玩味的地方。

二、 故事:一条主干串起繁星点点

  影片《血与骨》所讲述的故事一刻也没有离开金俊平这个人物,从他年轻一直写到死亡,前后历时数十年,活脱脱就是主人公的个人传记。然而,围绕着这个特殊人物的周围,还有十几个直接与之相关的人被牵连到影片所讲述的故事里。这些人物的命运被金俊平串联起来,一起翻滚沉浮,具有牵一发而动全局的特征。一个强势的人可能对周围的人造成两种后果,一是成为太阳,将自己的光和热散播到他人身上,让别人体会到关爱和温暖;二是变成黑洞,拼命吞噬他人的希望甚至是生命,令其堕入万劫不复的深渊,《血与骨》的主人公就是这后一种的典型。

  本片的故事背景是上世纪二十年代,日本经济正处于复苏后的上升期,大批劳工从济州岛前往大阪淘金。在朝鲜人的社区里有个“异类”,就是本片的主人公金俊平。这个男人蛮横狂暴,让身边的人避之如虎。因垂涎居酒屋老板娘李英姬的美色,金俊平用武力强奸了她,并胁迫她和自己成婚,婚后生下女儿花子和儿子正雄。可这并没有让金俊平有丝毫的收敛,相反,对妻子和孩子的打骂更加变本加厉,全家人慑于他的淫威,敢怒而不敢言。

  正在这个时候,金俊平年轻时鬼混生下的私生子朴武来到了日本,想从他这里索要一笔钱好自立门户。和俊平家人的逆来顺受不同,朴武生性桀骜不驯,敢于和老爸抗争,结果当然是没有讨到便宜。经营鱼糕工厂开始慢慢变富的金俊平不甘寂寞,又在外面找了个情妇清子,公然姘居,英姬虽内心嫉恨,却也只好忍气吞声。对于敛财痴迷不已的金俊平不满足工厂那点利润,开始放高利贷。

  长女花子原本有个心仪的恋人张赞明,可他投身政治运动而最终被遣送回国。万念俱灰的花子为逃脱家庭的不幸,遂找了个男人成家,然而逃避并没有带给她解脱,花子最终还是选择了自杀。俊平的姘妇清子因身患脑疾完全丧失了自理能力,俊平干脆亲自终结了她的生命。积劳成疾的英姬终于不堪奴役而病倒,但俊平宁可将钱花在其它女人身上也不愿支付医药费,这让一向懦弱的儿子正雄彻底爆发了,勇敢地与父亲抗争。众叛亲离的俊平突然中风致使一条腿麻木,他的积蓄全给姘妇定子所控制,年老的他百病缠身,却又无人照料,在孤独中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血与骨》表面上是在讲述金俊平罪有应得的落魄人生,其实在这条主干上还贯穿了无数人物的命运。他们各自不同的遭遇有一个共性,就是全都围绕着金俊平的人生变故去展开,去抗争,并最终泯灭。好像是一片被乌云所遮蔽的繁星,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冲破桎梏,只得面对那悲惨的结局。

三、 表演:众星拱月与唯我独尊

  不得不佩服导演崔洋一挑选演员的眼光,金俊平这一角色几乎就是为北野武量身定做的,很难想象还有哪个日本明星更能胜任这个角色了。北野武身上那种独特的“狼性”气质在金俊平这个狂躁男人身上被表现的淋漓尽致。在欣赏影片的时候,我甚至忘记了北野武本身的存在,彻底融入到角色当中。可以说,金俊平这个人物为演员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提升表演境界的机会,北野武身上那些特有的个性化符号在以前多半会限制表演的深度,而在《血与骨》里竟与角色本身的气质契合的天衣无缝。

  配合着影片极端的风格,北野武的表演也在力求展现主人公残暴的一面。《血与骨》充斥着难以计数的暴力镜头,简直称得上是一本家庭暴力和社会暴力大全。影片伊始就是金俊平强奸李英姬的戏,这以后的时间里,对家人的殴打与呵斥更是家常便饭。俊平与大儿子朴武雨中斗殴的戏足有三分多钟,在镜头里被表现的犹如两只相互撕咬的野兽。俊平对女儿花子的殴打直接导致了后者悲惨的结局,他与小儿子正雄的争斗也彻底终结了一段父子情。逆来顺受的英姬被俊平折磨得最惨,即便她身患绝症也得不到俊平丝毫的怜悯,死的无比凄凉。其实,《血与骨》的配角都是各具神采的,也不乏表演的亮点,可他们受到北野武强势表演风格的“压制”,可供发挥的空间十分有限。

  我注意到在这部作品中所有北野武出现的桥段里,表现出的无非就是“性”和“暴力”两个元素,如果还有点其它什么,就是对金钱无休止的追求,这几乎就是金俊平一生的高度浓缩。我极力想从北野武的表演中搜寻出一点善良的人性,可无论我怎么仔细都找不到,相反,我看到的却是仅仅是因为几句牢骚,金俊平就用火炭烫下属的脸;他为了收高利贷的账而放自己的血给对方喝,以此手段来胁迫对方就范等。他居然还喜欢吃长满蛆虫的腌肉,(让人不禁想起《老男孩》中崔岷植生吞章鱼的戏。)身上那股子兽性在此一览无遗。

  金俊平照料清子的桥段最可能显露出他善良的一面来,可结果又一次让我失望,他难以忍受清子的拖累,干脆亲手杀了她。我惊愕于编导如此极端的“屏蔽”掉主人公的人性,北野武那夸张并略显麻木的表演风格与自身气质有关,但我怀疑这本身就是编导所执意追求的效果。问题是我对这个人物极端厌恶,北野武对金俊平的塑造比阿尔.帕西诺在《疤脸人》中的表演还要张扬,且不留一丝余地,这让我对把握本片的寓意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四、 寓意:无形的纽带联结彼此的命运

  对《血与骨》寓意的思考让我想起前段时间看到的关于“平民史诗”的讨论,引发这个讨论的影片是《孔雀》。其实顾长卫所拍摄的这部影片同样属于寓意模糊的作品,区别在于《血与骨》的风格偏极端,而《孔雀》却低调含蓄;《血与骨》用一个强势的人左右了诸多人物的命运走向,《孔雀》里的人虽柔弱到逆来顺受,却又充当着彼此命运的判官;《血与骨》刻画出一群被困网中的绝望生命,即使拼命抗争,始终无力回天。《孔雀》则缠绕着几条剪不断、理还乱的人生线,它们彼此钳制,互为因果,犹如血肉相连的共生体......

  其实描述平民生活变迁的作品无所谓史诗不史诗,只要拍出真实可信的人生就是成功的。透过坎坷的遭遇引出多舛的命运是这类作品万变不离其宗的手法,塑造出鲜活的人物形象是这类作品不可推卸的职责。从这个角度看,《血与骨》与《孔雀》可算是同一类型的作品,前者注重平民影片的表现形式,而后者则侧重于这类作品的实质,说穿了都是一样的。我甚至觉得就算将两部作品的名称互换都不会太过突兀。

  进一步看,如果你将目光锁定在单个人物来审视《血与骨》,会有种扁平的感觉,这是因为此类影片并非是以个人形象来突出主题的作品。它所表现的是一个面(家庭),而不是一个点(人物)。金俊平这个人是好是坏对于评判《血与骨》并不具有决定性作用。从这个十恶不赦的人物身上你肯定感受不出半点魅力,相反,你还可能产生深深的厌恶。但由这个“反面形象”所牵扯出的那些人物的遭遇,会透过银幕不断地冲击你的内心。情感和欲望是一条无形的纽带,它不仅可以将人与人的生活紧紧维系,更可以让彼此间的命运产生强烈的共振。《血与骨》正是利用了这条纽带的力量,再配以夸张的细节放大,让整部作品产生出扑面而来的震撼力。

(原文曾刊载于《看电影》杂志)

***

看完震惊之余竟然想起了《阿信》。日本很擅长拍这种小人物的大传记。一个在日本这片新大陆打拼的凶狠似狼的朝鲜族男人。他的一生,穷凶极恶、乖戾残暴,一种像野兽一样毫无人性的人生,却透出最原始本质的一种人性。这样一部《血与骨》,不仅是家族割裂不断的根,也透出一股血腥气息。主人公金俊平像恶狼一样,横冲直闯,一生都在疯狂撕咬,而且毫不犹豫地咬断妻儿的喉咙。

只是到末日的那一天,谁又有权审判他?就像耶稣所说,没有罪的人先扔。

***

北野武。我想像不出除他之外还有谁能够胜任这一角色。两个多小时的电影,一半以上的时间,他像野兽一样,在不停地厮杀。北野武凭借这一角色第一次获最佳男主角。

再一次介绍--小田切让。最佳男配角。即使在配角当中也不算戏份很重,但却一定是给人印象最深的人物。出场仅15分钟。他跟北野武在雨中长达三分多钟的打斗场面,绝对是全剧的最高潮。就像一匹年轻的公狼,第一次挑战头狼的权威,在失败后黯然离场。小田切让目前的势头之猛无人能及。这真是一个奇怪的现象,即使在日剧中,也没看见他出演过真正意义上的主角,甚至没有出演过一部大热的剧目。可是他的几乎每一个角色,都有一种令人眩目的难忘,都在不停地为他加分。星途不可限量。



文章回贴
回贴人: rednight 时间: 2005-06-23 23:51:25
  我有不同感。
  在整部片子里,金俊平唯一显得有点感情的就是清子。金俊平不愿付自己妻子的治疗费,却愿意送她去看病。她手术完后成了残废,影片还特地拍了金俊平给他擦洗喂食的镜头。金俊平娶的后妻上门时,他把她领到清子身边,特意说:“你必须照顾她。”清子缠绵病榻多年后,金俊平用湿报纸把她闷死,是给她的一种解脱。清子刚死,金俊平的后妻拿出清子的衣服往自己身上穿,被金俊平看见后迎面就是一巴掌....
  和其他被金俊平胁迫来的女人不同,她是自己找上门来的,有着非常强烈的性欲,在床上和金俊平配合得相得益彰。也许正因为她的这种与众不同,兽性的金俊平在她面前显得还算有些人性。

  崔洋一在御法度里演近藤勇。我算是记住这张脸了。他是朝鲜人后裔吗?

回贴人: nonsense 时间: 2005-06-24 12:31:25
清子那一段我也不同意文中的观点。金俊平是因为后来的庆子虐待清子又无能为力的情况下,才闷杀清子的。他在女儿花子葬礼上大打出手,最后远远地看着妻子的葬礼,都可以看到他不那么兽性的一面。

最重要的一点,他的所作所为虽然令所有人痛恨,但是年轻一代又在不知不觉中向他靠拢。被他用火炭烙伤面部的小工人,后来成为黑社会老大。金俊平偏瘫之后收高利贷遇到麻烦,这位老大二话不说替他摆平。女儿花子的混帐丈夫,虽然背后骂他,可是一见面就磕头称“义父”。儿子正雄到后来也变成心肠冷硬,直接导致姐姐自杀。就连他那温文的老婆,教训儿子时也说:你是金家长子,那是我们家的钱,难道都交给日本女人?
--他有罪,但无人有权审判他。他只是把人性中挣扎求生的本能毫无掩饰地发挥到极致。

崔洋一与原作者梁石日一样,都是在日朝鲜人。大概是凭借“老乡”优势,如愿拿到了拍摄权。《血与骨》是崔洋一六年磨一剑的呕心之作。据说就是在《御法度》片场的跟北野武一拍即合的(这一对近藤与土方,真是具有颠覆性啊~~~大岛渚肯定得意得不得了)。不只崔洋一,偶前一部介绍的《69》的导演李相日,也是在日朝鲜人。

回贴人: nekovv 时间: 2005-08-29 14:22:34
不大认同。
算然现在我还是看不大懂血与骨。但我认为俊平真正爱的是包括清子在内的他的家人。因为花子和英姬的葬礼他有到场。而且他杀死清子,是因为不想清子继续痛苦下去。
只是还不大明白,为什么金钱可以完全占据他,以致完全掩盖了他的人性。

回贴人: edithneko 时间: 2005-11-03 23:07:09
他不是把钱全捐给国家了么,(朝鲜)是他从一开始就怀抱着报国的心情来日本的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单行道-

GMT+8, 2025-5-5 16:3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